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行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7d检测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2~4a长期随访.结果术前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升高例教分别为13例(41%)、17例(53%)、13例(41%),术后血小板抗体均值......
作者:赵振华;王伯胤;徐利军;刘忠民;王挺;卢增新 刊期: 2006- 02
-
载脂蛋白E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
载脂蛋白E(apoE)是血浆中重要的载脂蛋白之一,早是在1973年由Shore等从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首先发现的.其主要分布于VLDL、乳糜微粒(CM)及残骸中,它既是机体LDL受体的配基,也是肝细胞膜CM及VLDL残骸和部分HDL(含载脂蛋白E)受体的配基.apoE主要在肝脏合成、分泌和代谢,参与脂质的运输、储存及排泄,有修复组织、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6- 02
-
中医药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生存期短,难以治愈的特点.手术是肝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癌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因此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随着注射介入学的发展以及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普遍开展,对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中医药结合TACE治疗肝癌也得到......
作者:李浩 刊期: 2006- 02
-
鱼腥草注射液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鱼腥草为三白科植物蕺菜(Houtt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经用蒸馏制成鱼腥草注射液,每1mL注射液相当于鱼腥草2g,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酰、月桂醛等挥发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本品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抑制多种......
作者:范雪亮;倪庆芳 刊期: 2006- 02
-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早在1873年Kolliker就报道了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然而OC为高代谢的分化终末细胞,组织含量极少又非常脆弱,体外培养较困难.到1982年Chambers和Magnus才首次建立OC体外培养的方法,使体外研究OC成为可能.OC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家族中的单核细胞祖细胞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多核巨细胞,一般含5~20个核,噬骨实验(即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
作者:杜文喜;陈于东;童培建;潘杰 刊期: 2006- 02
-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AS)与冠心病(CHD)是20世纪发达国家中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能引起AS与CHD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其中血脂异常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是CH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几十年,大量证据显示治疗血脂异常特别是降低LDL-L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因此,调脂药物的应用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现将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刘萍;红岩 刊期: 2006- 02
-
周围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肢端坏疽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足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和特有的临床表现,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新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坏疽的发病率为2.6%[2],其中截肢率可达40%,且随着局部感染、缺血的加重,患者的累积病死率明显升高,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耗费.众多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发生......
作者:李大勇 刊期: 2006- 02
-
乳腺数字化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为明确钼靶数字化摄片在乳腺疾病,尤其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现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卫霞 刊期: 2006- 02
-
超声在脂肪肝诊疗中的价值
近2a来本院2000多例健康体检者中超声发现189例脂肪肝患者,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分型,探讨脂肪肝与血脂增高的内在联系,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监测、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帆 刊期: 2006- 02
-
子宫纵隔的超声诊断
子宫是副中肾管发育衍变而形成的肌性器官,双侧管腔融合不全或融合后的纵隔未被完全吸收可导致先天性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及子宫纵隔等各种子宫畸形,其中子宫纵隔畸形占子宫畸形的80%,为引起自然流产及早产常见的子宫畸形.随着超声技术水平及宫腔镜治疗技术的提高,为临床由子宫纵隔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及早产的预防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杨静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肿瘤科护生实习末期对PICC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 2 科技工作激励机制的探讨
- 3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 4 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15例
- 5 穿琥宁注射液临床应用
- 6 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 功能及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变化观察
- 8 糖尿病性假性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 9 在泌尿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 10 青少年运动性血尿与预后观察
- 11 医院制剂在我院的应用分析
- 12 金匮肾气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 13 造口袋在膀胱癌根治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
- 14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 15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
- 16 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
- 17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 18 单纯肘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 19 莪术提取物诱导人脑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20 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