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外伤性肠破裂57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5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肠破裂患者57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慧;姚丽君;高树云 刊期: 2007- 12

  • 小儿肠套叠238例诊治分析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多噜数首次均就诊于儿科,我院2004年3月-2006年4月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238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翁艳;魏亚新 刊期: 2007- 12

  •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程序的新改进

    浅静脉留置针因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患者在输液时肢体可活动,穿刺一次可保留3~5d[1],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便于治疗和抢救而受到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喜爱,已普遍在临床上使用[2].但浅静脉留置针因管径较粗,软管较软[2],给一次穿刺成功率带来了难度.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改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方法后,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钟英 刊期: 2007- 12

  • 低位产钳助产31例分析

    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1月阴道分娩总数为603例,其中使用产钳助产31例,低位产钳助产率达5.1%,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07- 12

  • 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126例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由于颈部发生劳损、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或颈椎间盘萎缩退变等引起.本病患者因颈部活动受限、眩晕、上肢发麻、疼痛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人为主治疗颈椎病患者1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秀令 刊期: 2007- 12

  • 窦道与瘘管诊断之我见

    窦道与瘘管是外科常见病.医师们对其概念都非常清楚,但在临床上如不能运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又一时难以明确诊断.这样既不能做到明确诊断,又不能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笔者现将诊断体会略述如下.......

    作者:郝子宽 刊期: 2007- 12

  • 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疗法是指用药物煎汤趁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常用外治方法,在肛肠专科临床中,采用此法治疗各种肛门疾病疗效颇佳.......

    作者:张永刚;谷云飞 刊期: 2007- 12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76例临床分析

    亚硝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外观与食盐和白糖极为相似,易被误食而中毒.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抢救亚硝酸盐中毒患者7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婕;王林萍 刊期: 2007- 12

  • 宫角妊娠34例诊断与治疗

    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特殊部位妊娠.一旦破裂,发生腹腔内出血,将威胁患者的生命.早诊断早治疗很大程度上能改善该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故对该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很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住34例宫角妊娠患者,现将其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蒋伟春;郝志敏 刊期: 2007- 12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腹泻、反流、误吸、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支持中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47例重症患者接受EN,观察EN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并发症在营养输入过量和输入速度过快时常发生多见.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用量、患者的代谢状况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