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点滴疏血通注射液,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邓红琼;陈桂芳 刊期: 2006- 03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6%,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4hTIA发作控制率72%,明显优于对照组(53%)(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脑梗死1例(3%)......

    作者:麦迎斌;陈瑞华;林泽娜 刊期: 2006- 03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价值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我院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其他非肺结核结果阳性率仅为2.7%,特异度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数量变化,对抗结核药......

    作者:梁晓海;黄平东 刊期: 2006-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进展

    脑血管性痴呆(VD)系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和慢性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VD和Alzheimer型痴呆都是老年人发生痴呆常见的病因.随着社会老龄化,VD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许月丹;毕展建 刊期: 2006- 03

  • 葛根素对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Pur)是祛风中药葛根的主要成分,它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为豆科葛属植物葛的根中异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1].......

    作者:孙鹏;刘金龙 刊期: 2006- 03

  • 瘦素与高血压肥胖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肥胖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1],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60%的肥胖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2].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肥胖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增多,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肾上腺活性增高和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周佳;程志清 刊期: 2006- 03

  •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已经被公认为一套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药物流产方法,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医中药在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方面效果明显,研究报道众多.笔者就国内近5a的相关临床报道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虹冰;谢德聪 刊期: 2006- 03

  • 从自由基角度初探蝎毒及蝎毒多肽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蝎毒(SV)及其主要成分蝎毒多肽(PSV)是否有预防大鼠心肌缺血作用以及是否对自由基造成一定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构建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制作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SV组、PSV组在同等条件诱导心肌缺血情况下,其心肌细胞结构得到较好保护.自由基含量在缺血血清及缺血组织中......

    作者:杨仕云;陈子伟;李智勇;黄耀明;陈文标;陈耿娜;周锶;郑金耀;何慧华;陆丽 刊期: 2006- 03

  • 2种缝合方法的动物实验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2种缝合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拆线缝法和普通逐层缝合方法同时作用于实验兔腹部,从病理上观察异物反应、成纤维细胞数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增生4方面情况.结果采用拆线缝法的实验组在异物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增生方面于拆线后较普通缝合法有明显改善.结论拆线缝法有利于组织修复和伤口的重建,能减少瘢痕的过度形成并减轻了瘢痕的挛缩情况,比普通逐层缝合更有利于创伤的修复.......

    作者:吴艾竞;王毓敖 刊期: 2006- 03

  • 腹腔镜下氩氦刀冷冻消融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寻求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方法①腹腔镜引导经皮氩氯靶向治疗: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电视腹腔镜引导下,经皮氩氦靶向冷冻治疗,刀尖温度达-130~-150℃,持续15~20min,热融温度升至20~30℃,重复1次.术后患者定期复查B超.②中药治疗:自拟散结消坚汤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9例,其中16个月2例,12个月3例,9个月3例,6个月1例,9例患者共17个肿瘤大......

    作者:白广德;谢爱玲;谢桂珍;李林;练祖平;黄丁平;黄嘉庆;凌晴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