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雷公藤内酯醇单独及与华蟾素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和华蟾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台盼蓝计数以及MTT法检测该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75~150mg/L的剂量下可以对MCF-7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华蟾素在0.4g/mL、0.2g/mL的剂量下可对MCF-7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雷公藤内酯醇(75mg/L)和华蟾素(0.2g/mL)联合作用也可以对MCF-7细胞的生长产生......

    作者:汪少娟;曾叶;杨业金 刊期: 2006- 05

  • 血清前S1抗原与HBV其他标志物检测916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前S1抗原与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16例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BV前S1抗原,其中54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平行检测HBV-DNA,并分析前S1抗原与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和HBeAg各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9.5%和82.0%;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

    作者:阮秀花;张效本;卢洁;张喜梅 刊期: 2006- 05

  • 96例HBV感染者血清Pre-S1抗原检测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1(Pre-S1)抗原检测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常规的HBsAg(+)和HBsAg(-)标本的乙肝Pre-S1抗原,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肝功能(ALT、AST).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的Pre-S1抗原检出率为84%,HBsAg(+)、HBeAb(+)、HBcAb(+)模......

    作者:朱海龙;梁淑慧;刘志辉;李翠;麦浪;黎国政 刊期: 2006- 05

  • 100例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且各期临床症状又不尽相同,给诊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需仔细鉴别诊断,以防误诊.笔者打破分型分期的临床分类方法,以患者有自我感觉症状计算病日,对100例出血热患者实验检查项目(EHF-IgM、Plt、ALT、BUN和尿蛋白)分析,力求验证其临床价值,指导今后出血热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薛玉坤;李中柱 刊期: 2006- 05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评价

    血液的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1].笔者检测了9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以探讨凝血指标在恶性肿瘤临床监测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林粤;韩玲霞 刊期: 2006- 05

  • 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分析

    急性白血病为恶性克隆性疾病,为认识其骨髓细胞形态变化和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关系,笔者观察100例已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边红放 刊期: 2006- 05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分析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功能及血小板四项参数关系.方法分析经我院确诊的58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四项参数关系及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结果骨髓巨核细胞数和血小板数(Plt)没有相关性,但颗粒型、产板型巨核细胞和Plt、血小板压积(PCT)有一定相关性(P......

    作者:楼亚玲;伍华东;王伟群 刊期: 2006- 05

  • 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胆固醇的观察

    肝硬化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发生的肝脏纤维化和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1].肝硬化可出现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等一系列的改变.笔者就6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死亡22例)血浆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对肝硬化患者预后进行评价,以便指导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玉花 刊期: 2006- 05

  • 天甲美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甲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过心电图、心肌酶学、症状确诊为AMI并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普通极化液,治疗组在应用普通极化液的基础上加用天甲美.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总有效率91%,无加重者;对照组显效率37%,总有效率79%,加重1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甲美......

    作者:王燕舞;李俊勇 刊期: 2006- 05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尿激酶治疗AMI患者共50例,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病死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64%,无出血并发症,4周病死率为8%.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

    作者:毕雪飞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