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23期文章
  • 改进小儿手术中静脉留置针固定方式的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操作简单,留置肢体活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深受患儿家长喜爱[1];且套管柔软不易穿透血管壁,故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轻了护理工作负担.但由于患儿恐惧、哭闹及麻醉苏醒期躁动等原因,极易发生留置针脱落及外渗.因此如何保证留置针固定牢固,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成为儿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现将我院在儿科手术中实行的弹力绷带固定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杨;赵雪茹 刊期: 2011- 23

  • 肠癌患者术后不舒适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肠癌是常见的肠道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是早期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手术后病痛的折磨、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排便、睡眠、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管道的刺激,手术切口的疼痛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变,使患者产生极度的不适.因此,增进肠癌患者术后的舒适程度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对50例肠癌患者术后不舒适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制订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干......

    作者:曹春莲 刊期: 2011- 23

  • 循证护理在米索前列醇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米索前列醇引产用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提出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汲取科研证据,并将所得证据与临床需要相结合,对25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另选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不良反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清宫率低(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均......

    作者:李荣霞;纪彩卿;侯建香;张石玲;校彩娜;李雅静 刊期: 2011- 23

  • 冠心病及其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弹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冠心病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同时使动脉管壁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动脉弹性下降.研究表明动脉弹性下降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早期预测因子[1].内源分泌型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esRAGE)可作为诱饵受体中和高级糖化终产物(AGEs)对血管功能的损伤,是代谢综合征(MS)或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保护因子,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2-6].现......

    作者:孟晓敏 刊期: 2011- 23

  • 婴幼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

    婴儿出生第一年是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婴儿的食物要经历由液状-泥状-固体的食物转换.1995年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出生至6个月龄时,体格发育可达发达国家水平,但6个月龄后生长逐渐迟滞.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食物转换过程中,食物引入的时间、数量及质量不合适而造成[1].现将婴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以指导婴幼儿喂养.......

    作者:陈伟平 刊期: 2011- 23

  • 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中运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其中运动疗法[1]是心脏康复经典、主要的手段,自面世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内容、方案和作用已为临床所公认.......

    作者:林娟;张洪斌 刊期: 2011- 23

  • 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眼底手术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眼底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1例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3例和对照组228例,2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静脉给药,治疗组患者采用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开始20min、1h、2h及术毕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术中镇痛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明显多于......

    作者:姜淑钧;陈卫;李维凡;朱彤;张广琦;葛俊峰;赵晴;魏晓霞 刊期: 2011- 23

  •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行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的小儿80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予七氟醚复合肌注氯胺酮麻醉,B组予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

    作者:刘敏;胡鹏;芦智波;滕琦 刊期: 2011- 23

  • 利多卡因气管内喷注后的表麻时间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气管内喷注后在不同时间点行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非心脑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7组,每组20例,L1~L6组为利多卡因组,分别在2%利多卡因2mL气管内喷注后30s、60s、90s、120s、150s、180s行气管插管,D组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组诱导前(T1)、诱导后3min(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B......

    作者:马新 刊期: 2011- 23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各20例.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肌松药使用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2min,2组均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将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调整为1.5μg/L直到拔出气管导管后停用.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手术......

    作者:乐伟;周密 刊期: 201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