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83/R
邮发代号: 18-16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
自拟益肾生精方治疗少弱精不育症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肾生精方治疗少弱精不育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少弱精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患者采用自拟益肾生精方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左卡尼丁口服液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精液质量和精子DNA损伤改善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精子活率、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前向运动+非前向运动率(PR+NP)、精子计数、精子整体正常形态率均显著提高(P均......
作者:高章圈;王淑红;韩瑞钰;陈拽生;马静;徐坤;周策 刊期: 2018- 36
-
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营养状态指标(体质量指数、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和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
作者:王敬梅;海英;韩柯鑫 刊期: 2018- 36
-
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ESCA).结果2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作者:辛晓燕;耿莹;李宪红;江溦 刊期: 2018- 36
-
综合护理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方案.方法选择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共86例(17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TI)、泪膜破裂时间(BUT)、主观症状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
作者:李玫;梁永霞 刊期: 2018- 36
-
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
作者:张丽红;李玉敏;刘郁梅 刊期: 2018- 36
-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分子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之一,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在疾病后期症状出现时才被诊断,因此,大多数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多为不良.胃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层形态改变一般为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潜在细胞致癌信号通路在解除抑制后,导致细胞恶性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增强侵入性,这些复杂的异常信号通路激活可以产生癌前病变并促进胃癌的发展.近年来对于分子信号通路研究的关注愈来愈热,一方面......
作者:陈泽慧;安静;魏玥;杨晋翔;王瑞瑞;邢恩龙;彭继升 刊期: 2018- 36
动态资讯
- 1 针药结合治疗重度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 2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中西医诊疗概况
- 3 钢丝捆扎加梅花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
- 4 超声诊断乳腺肿物的临床价值
- 5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 6 经皮给药加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60例护理
- 7 125例早产儿的护理
- 8 α波音乐对脑卒中后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
- 9 64排冠脉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 10 对老年癌肿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体会
- 11 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球仪结果的影响
- 12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研究
- 13 压疮的护理及家庭预防
- 14 戒酒硫样反应20例临床分析
- 15 马钱子中毒抢救成功1例的护理体会
- 16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导致胆囊声像图异常的探讨
- 17 2种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胃肠道保护作用的比较
- 18 多发骨折的护理体会
- 1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乐片中柴胡皂苷a含量
- 20 肺脾肾虚损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