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旬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各专家编委严把学术关、质量关的前提下,重点刊登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医学论文,把"面向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使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医学各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作为办刊宗旨。

首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26期

丹参针剂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王东明;王舒然

关键词:丹参针剂,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摘要:中药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等脂溶性成分和原儿茶酚、丹参素等水溶性成分为主的多种化学成分[1],这些成分在临床上因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脂质过氧化等功效,而使丹参制剂,特别是以丹参注射液、丹参滴注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为代表的针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其研究开发的逐步深入,丹参针剂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突出.